疫情期间一直都是去海南休闲游,这次选的是相对“自虐”景美的路线,走成都—康定—塔公—道孚—丹巴—四姑娘山—成都小环线。加上这次去过四次西部地区(胡焕庸线以西),体验一次比一次好。
第一次去西部是1996年,走青藏线到西藏,当时感觉就是行路太难了,走西安—西宁—格尔木—拉萨进藏,光坐火车和卧铺汽车单程就要四天,一路睡过好几次通铺,绝大部分酒店房间没有独立卫生间,要去公共浴室洗澡。这次旅行我的交通工具是搭客运公交或者搭顺风车。
(资料图片)
第二次去西部是2005年和2006年,去新疆云南梅里和四川稻城亚丁,路修的好了很多,乡镇住宿条件好了很多,但景区依然很差,记得在亚丁住的木房子,早上没有热水洗脸,新疆赛里木湖住集装箱,景点肮脏不堪,满地牛粪。这时旅行我选择租车和拼车。
第三次去西部是2014年和2015年,去的内蒙云南和川西,路已经修的非常好了,景点附近也能住上有洗手间的房子,甚至有很好的民宿和酒店,但可选择的余地还是小,而且景区周边的商业环境还是欠缺,景区开发的不够,很多路边景色很好的地方没法停车,没有观景台,路上没有好的休息区,没法在自驾到路上吃一顿满意的午餐。
这次来川西,感觉又提高了一个档次,景区的开发更加深入,4000多米海拔的地方有很好的咖啡厅和餐厅,高海拔地区有很好的酒店,旅游公路在观景台和服务区上也有很大提升,已经赶上我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几个著名景区的体验,甚至在一些购物相关的服务上超越美加澳。
不少人说,中国旅游太贵了,中国景区门票贵,美加澳景区门票便宜甚至不收钱,中国自驾要交高速费,美加澳自驾基本没高速费。
我承认这两点,但我也会算简单的账,看影响有多大。
以这次十日游为例,我算了我们的人均门票开支大约500元多元(加上一些野景点的卫生费),人均高速费60元,两者想加也就是人均600元左右。而人均住宿费用4500元(每天500),人均餐费900元(每天100元),人均租车费1800元(三人每天600元),不算北京到成都的来回机票,人均花费7800元,门票加高速费占比7.7%。即使门票和高速不要钱,我也就节约7.7%的支出,而食宿在旅游费用中占比是69%,占绝对大头。
那么再看高速不花钱,门票便宜的加拿大班芙,我查了下2019年的账单,住宿人均1500,吃饭人均300,租车价格和我这次差不多,因为没租越野车,食宿的开支几乎占了80%以上,但从食宿的质量上看,略低于这次川西,比如我在四姑娘山住的木屋(如下图),在班芙贾斯伯也住过木屋,但贾斯伯的木屋要比四姑娘的的木屋更小一些(价格则是3倍),这还是2019年的价格,班芙现在的价格相比2019年又涨了30%。
我算旅游成本肯定计算最主要的食宿成本,而不是占比很低的门票和高速费。其实不少地区也在取消门票费用,比如杭州西湖,比如海南。
还有一点,我也不太喜欢景区观光车模式,但不得不说,在大客流量的情况下,这种模式效率最高,记得在美国黄石公园旅游,从公园门口一路堵车上去,谁都喜欢自驾开到景区里面且不堵车,但这是矛盾的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