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眼间,就快进入6月份了。在这个时期,正好是河南小麦收割的关键期。可是,很多农民并没有因为要收割而喜悦,相反这段时间很多农民都在发愁。因为当地连续的降雨,已经影响到了小麦的收割。如果雨势不减,小麦的减产将成为定局。为此,这一段时间很多农民都很关注近期的天气变化,期望找到合适的时机,抢收家里的小麦。
【资料图】
新一轮降雨来袭!大暴雨已确认,60年一遇大雨?农谚怎么说?】
明天就是5月29号,农历的四月十一。全国的雨水主要集中在西南东部、华中大部、华东大部、华北西部、内蒙古局部地区。其中大暴雨的降雨范围,主要集中在西南东北部的四川、重庆局部地区,最大降雨量将达到120毫米以上。
除此之外,在西安东部方向,呼和浩特的西南方向,都将遇到强降雨天气。这里主要是四川的东北方向,需要注意因为强降雨导致的自然灾害情况。
通过天气预报的云图,可以看出大量的小麦收割主产区,都笼罩在雨云之下。因此,作为当地的农民,需要时刻关注当地的天气变化,抓住时机抢收粮食。
虽然,云图显示大部分地区,都有雨的,但是我们也知道局部地区的降雨,并不会固定不变的。目前的天气气候变化快,晴雨交替的情况,会频繁的发生。
在这个时候,我们要注意避免小麦多次经历晴雨天气。这样的天气,很容易导致小麦发芽。发芽后的小麦,将大大的降低小麦质量,也就意味着减产了。除此之外,在如此频繁的降雨之下,大家出行注意安全,以及农忙时注意安全。 针对这样的天气,农谚有什么说法吗?
“四月初十见雨淋,今夏落雨伴长久”
这里说的是在农历四月初十的这一天,当地有降雨天气,就预兆今夏的雨水会非常的多,可能会存在大雨的发生。
这里的初十中的“十”,在古代人们的观念中,就是“满”的意思。在老话里,有这么一句话:“水满则溢,月满则亏”,意思到了这个时候,有降雨天气,将会出现连续的降雨的可能性。以至于导致整个夏天的时候,会经历降雨多、降雨强的气候现象。
从这句话,主要体现在农耕文化,农民对于雨水的关注。在这个时期,因为正好是小麦的收割季节,大量的降雨,连续的降雨都不利于小麦的收割晾晒。可是,对于南方水稻种植来说,这个时候的雨正是时候。所以农民对于雨,从来只喜欢“及时雨”
总结:
通过近期的天气云图来看,各地会存在连续降雨的天气。在这样的气候之下,当地的农民要做好这么2件事情:
1、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。特别是对于地势不平的丘陵地带,因为强降雨会导致短时间内,局部会出现山洪、泥石流,以及山体垮塌的情况。对于居住在这样地区的农民,要多关注周边的情况,避免自己处在危险之中。
2、抓好抢收时机,减少粮食损失。对于一些小麦主要种植地,一般都会有大量的粮食烘干厂。种植农民提前联系,在收割后,可以及时对小麦进行烘干处理。这样可以大大的避免粮食发霉变质,保住今年的产量。
最后希望,各地有关部门要组织、协调农民抢收,并且尽可能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