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5月6日下午,全国地市媒体内容精品创作交流分享会在黔西南州举行。会议聚焦地市媒体内容精品建设展开,来自宁波日报报业集团、闽东日报社、梧州日报社的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分别作第3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采写经验分享,泰州报业传媒集团、黔西南日报社、承德日报社、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负责同志就内容生产、媒体融合等实践探索进行了交流发言。
“眼力要重视重大主题和年度特征,脚力要重视社交平台挖掘和面对面采访,笔力要重视情绪感染和主题升华,脑力要重视多信源核实和多渠道推送,用制度促进工作,用新闻推动进步。”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、宁波晚报副总编辑杨静雅四获中国新闻奖,30余次获浙江新闻奖,她认为好新闻、好内容必须“与时代同频共振、让情感双向奔赴。”第3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获得者闽东日报社陈映红结合获奖作品《时代楷模孙丽美系列报道》作主题分享时表示,典型人物报道要打破传统模式,创新报道形式,深挖人物亮点,故事性呈现,放大微观镜头,才能使报道更加多面、鲜活、立体,要深入基层、深入生活、深入人心才能让新闻更具生命力——“典型报道是人物报道的重要表现方式,越是深挖、越是感动、越是动情。”
梧州日报社党委副书记、总编辑肖苗生数十件作品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、广西新闻奖等各级奖项。他认为,“细节才能让典型报道更鲜活,要用心策划确保典型报道与时俱进,用情采写确保典型报道打动人心,用智编排确保典型报道亮点突出,用功思考确保典型报道有所启发。”泰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、社长、董事长杨勇做题为《地方媒体微信公众号“黑马”的出圈之谜》的发言时,就“微泰州”相关新媒体平台如何做好优质内容生产、推动内容生产力转化为经营效益,结合具体实践案例进行了分享介绍。
黔西南日报社党委书记、社长许新晓以《推进内容建设 筑牢舆论阵地》为题,介绍了黔西南日报社有序推进传播平台建设、队伍建设、内容建设,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,抢占并筑牢主流舆论阵地的做法和经验。承德日报社党委副书记、总编辑周易结合《切准时代之脉 为好正道之文》这一主题,分享了全国重大典型塞罕坝新闻内参稿件采写体会。四获中国新闻奖的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人文教育部主任、高级记者何百林则以自身从业经历为例,分享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从业人员坚守新闻理想的重大意义。
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赵建伟,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副会长刘泉、蓝兰出席交流分享会,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秘书长刘紫荣主持会议。来自全国各地80余家媒体代表参加交流分享会。(文/图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莹)
来源: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
责任编审:周波 戴宏瑶
本期二审:魏浩然 彭原清
编务终审:刘华朝
声明
关键词: